一般艾滋病患者血常规可能正常,也可能异常,这主要取决于疾病的阶段以及患者是否接受了有效的治疗。
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感染引起的。HIV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,特别是CD4+T淋巴细胞,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下降。在艾滋病的不同阶段,血常规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。在感染初期,即急性期,HIV大量复制导致病毒血症,可能会引起血常规中白细胞、淋巴细胞等计数的一过性升高或降低。但这一阶段通常持续时间较短,且血常规变化不具有特异性。随着病情进入无症状期,患者的血常规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,特别是当患者开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(ART)时,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,保护免疫系统,从而使血常规指标保持稳定。
但是当艾滋病进展到晚期,患者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,此时血常规可能出现明显异常,如淋巴细胞显著减少,同时可能伴随贫血、血小板减少等。这一阶段,尽管患者可能仍在接受ART治疗,但血常规的异常一般难以完全逆转。
如出现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