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情况会染上鼠疫

鼠疫是什么

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,主要流行于鼠类,其它啮齿动物,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。此病传染性强,病死率高,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播病。患者感染鼠疫后的主要表现为高热、淋巴结肿大和疼痛、出血倾向、肺部特殊的炎症等。

鼠疫的传播

一般来说,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其它啮齿动物,其中褐家鼠、黄胸鼠是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。患者也可以成为传染源,其中以肺鼠疫患者最为重要。鼠疫的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:第一、鼠蚤吮吸病鼠血液,病原菌进入鼠蚤内大量繁殖,当叮咬人体时,病原菌进入人体引起疾病。第二、人直接接触患者的痰液或者病兽的皮、血、肉时,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引起疾病。第三、肺鼠疫患者痰液中的病原菌可借飞沫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。

鼠疫的预防

鼠疫是一种传染性强,病死率高的疾病,故预防非常重要。应灭鼠,灭蚤,监控鼠间鼠疫。严格隔离患者,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或焚烧,死于鼠疫者尸体应用尸袋严密包扎后焚化。可选用四环素、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服药。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,参加防疫工作人员及进入疫区的医务工作可以接种鼠疫菌苗预防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

为你推荐

健康自测

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

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

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