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跳过快,医学上称为心动过速,是一种常见的症状,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。治疗心跳过快需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。常用的治疗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、洋地黄类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等。
心跳过快的原因众多,以下列举五种常见情况:
1、失血性贫血会导致血容量下降,交感神经兴奋,从而引发心跳加快。此时应及时补充血容量,并应用止血药物。
2、感染时,身体耗能增加,新陈代谢加快,也会导致心动过速。治疗时需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。
3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,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,会导致心跳加快。治疗时应低碘饮食,并应用抗甲状腺药物。
4、心律失常是心跳过快的常见原因之一,治疗时需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,如β受体阻滞剂、胺碘酮等。
5、冠心病患者因心脏供血动脉狭窄、供血不足,也可能出现心动过速。治疗时除应用药物外,还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。
治疗心跳过快时,患者应遵医嘱,按时服药,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,也有助于控制心跳过快的症状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检查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