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残余尿量一般是指在排尿后,膀胱内未能排出的剩余尿液量。正常情况下,排尿结束后膀胱应几乎无尿残留,但某些疾病或生理状态下,膀胱可能无法完全排空,导致残余尿的出现。
膀胱残余尿量的多少是评估膀胱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。一般少量的残余尿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,但若残余尿量持续增多,则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梗阻、膀胱收缩功能减弱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。
导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常见原因一般有前列腺增生,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增生,可导致尿道受压,影响尿液排出,从而造成残余尿量增多;膀胱颈梗阻,膀胱颈部狭窄或纤维化,也可阻碍尿液的正常流出,导致残余尿;神经源性膀胱,由于神经系统疾病(如脊髓损伤、多发性硬化症等)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,可使得膀胱收缩无力,造成大量残余尿;尿道狭窄,尿道因炎症、外伤或先天性异常而狭窄,同样会影响排尿,造成残余尿量增加。
对于膀胱残余尿量的评估,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或导尿术来进行。治疗则需要根据具体原因来制定相应的方案,可能包括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或物理治疗等。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膀胱功能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