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脱水临床分为三度,分别为轻度脱水、中度脱水和重度脱水。小儿脱水是指由于摄入液量不足或丢失过多,引起体内总液量的减少,引起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。诊断脱水时应分清脱水的程度和性质,以便正确的进行治疗。下面详细解释这三种程度的脱水:
1、轻度脱水
患儿会稍感到口渴,啼哭时眼有泪,有尿排出,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,两眼窝稍凹陷,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。
2、中度脱水
患儿出现烦躁不安,易激惹,口渴,啼哭时泪少,尿量及次数明显减少,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,口舌干燥;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。
3、重度脱水
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、嗜睡,甚至昏迷、口渴非常明显,啼哭时无泪流出,尿量及尿次数明显少,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,口舌非常干燥;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。
在治疗小儿脱水时,常用的药物有口服补液盐,它包含氯化钠、氯化钾、碳酸氢钠和葡萄糖等成分,能有效补充水和电解质。另外,根据脱水原因,还可能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、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来调节肠道功能。但需注意,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不当使用。
对于小儿脱水的治疗,除了药物治疗外,家长还应注意给孩子及时补充水分,调整饮食,以及保持室内空气湿润,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缓解孩子的脱水症状。如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