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心病患者的死亡,主要归因于心肌缺血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。这些并发症会迅速损害心脏功能,甚至引发心脏骤停,导致患者死亡。
1、急性心肌梗死: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。当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时,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,就会发生缺血坏死,即心肌梗死。患者可出现剧烈胸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若不及时救治,往往会导致死亡。
2、心力衰竭:心力衰竭也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。长期的心肌缺血会削弱心脏的泵血功能,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至全身各器官,从而引发全身性的循环障碍。患者可出现水肿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
3、心律失常:心律失常在冠心病患者中亦不少见。心肌缺血可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,导致心律不齐、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异常心律。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脏骤停,导致患者猝死。
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,药物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,用于预防血栓形成;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,可扩张冠状动脉,增加心肌供血;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,能降低心肌耗氧量,减少心绞痛发作;以及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,用于降低血脂,稳定动脉斑块。这些药物的合理应用,对于控制冠心病病情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