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其活动期具有一系列典型表现。患者通常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、乏力,以及皮肤粘膜损害如蝶形红斑、盘状红斑。此外,还会出现关节和肌肉疼痛,以及肾脏、心血管系统等多器官受累的症状。
SLE活动期,患者常会出现发热,多为低热或中度热,以及全身乏力、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。
皮肤粘膜损害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,其中以蝶形红斑最具特征性,多见于鼻梁和双颧颊部,呈蝶形分布的红斑。此外,还可见盘状红斑、甲周红斑等。
多数患者会出现关节肿痛,多为对称性、游走性,但很少引起关节畸形。
SLE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,如肾脏、心血管系统、神经系统等,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。
在SLE活动期,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液系统异常,如贫血、白细胞减少等,以及免疫指标异常等。
在治疗方面,常用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、硫唑嘌呤,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,以及生物制剂如贝利尤单抗等。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控制SLE的病情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