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伤病人在接受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时,必须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危险,尤其是过敏反应。破伤风抗毒素,作为一种异体蛋白,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过敏,轻则出现皮疹、瘙痒,重则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
由于破伤风抗毒素是马的血清提取物,对人体而言属于异种蛋白,因此极易引起过敏反应。轻度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红肿、瘙痒,严重者可能全身出现皮疹,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。
注射后7-14天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清病反应,症状包括发热、关节疼痛、淋巴结肿大等,这是由于人体对破伤风抗毒素产生的免疫反应所致。
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、硬结等局部反应,虽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,但仍需密切关注。
破伤风抗毒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影响药效。因此,在注射前应详细告知医生患者的用药史。
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有过敏史的患者,在注射前应特别慎重,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。
为确保安全,注射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,进行皮试,并在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。如出现任何不适,应立即就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