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区别一般是化学结构、存在部位、临床意义等。
1、化学结构:
肌红蛋白通常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,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等构成,其珠蛋白部分是由两对不同的珠蛋白链构成的四聚体。
2、存在部位:
肌红蛋白常存在于人体的肌细胞中,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,在肌肉活动时,具有快速供氧的能力。血红蛋白常存在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,可以用来运输氧气。
3、临床意义:
肌红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心肌标志物,联合肌钙蛋白,有利于诊断或者排除心脏疾病,也可以提示慢性支气管炎、甲状腺疾病、皮肌炎等。而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时,一般提示机体缺氧、血液浓缩、血容量减少等。当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时,一般提示机体处于贫血的状态,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,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,积极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