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感染。该病症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,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、疼痛为特征。
一、飞沫传播
病毒性腮腺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,当说话、咳嗽或打喷嚏时,病毒会随飞沫排出,悬浮于空气中。易感者吸入这些带病毒的飞沫后,有可能被感染。
二、接触传播
若患者接触口腔、鼻腔或眼部黏膜,再触摸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物品,如玩具、餐具、门把手等,未洗手又触碰自己的口鼻眼等部位,也可造成病毒传播。
在治疗病毒性腮腺炎时,通常遵医嘱采用以下几种药物:
1、抗病毒药物:如利巴韦林,能够抑制病毒复制,减轻症状。
2、解热镇痛药:如对乙酰氨基酚,用于缓解患者发热和腮腺疼痛。
3、抗生素:虽然病毒性腮腺炎不是由细菌引起的,但在某些情况下,为了防止并发细菌感染,医生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。
4、免疫调节剂:如干扰素,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帮助抵抗病毒感染。
5、中成药:如板蓝根颗粒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利咽的功效,可辅助治疗。
病毒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多样,预防时应注重个人卫生,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,及时接种疫苗,降低感染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