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心病患者夜间更容易出现症状发作,主要由夜间人体生理状态改变和药物效果变化引起。这不仅影响睡眠质量,还可能增加健康风险。
夜间血压通常低于白天,心率减慢,可能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,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。睡眠中呼吸频率降低,血氧饱和度下降,可能加重心肌缺血。
许多冠心病患者服用的药物,如β受体阻滞剂、硝酸酯类药物,效果可能随时间减弱,特别是在夜间。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作用时间有限,夜间药效可能降低,增加发病风险。
人体夜间处于静息状态,血液黏稠度较高,血流速度减慢,有利于血栓形成,加剧冠状动脉狭窄。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睡眠障碍,如呼吸暂停综合征,导致夜间氧供不足,加重心脏负担。夜间安静环境可能使患者更加关注症状,产生焦虑情绪,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症状。
综上,冠心病夜间易发作的原因包括生理状态改变、药物效果变化、血液流变学异常、睡眠障碍及心理因素。患者应关注夜间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减少发作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