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胃湿热,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,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、纳差、便溏不爽等一系列症状。这种病症通常由于湿热之邪侵犯胃肠,导致胃肠运化功能降低,食物堆积,无法及时消化排出。

1、脘腹胀满:湿热阻滞,气机不畅,常感腹部胀满不适。

2、食欲不振:湿热困脾,脾胃运化失职,导致食欲减退,甚至恶心、呕吐。

3、大便异常:粪便含水量增大,无法成形,便溏不爽,或伴有肛门灼热感。

4、舌苔黄腻:舌苔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指标,肠胃湿热时,舌苔会变得黄腻。

5、身体困重:湿热之邪阻碍气机,使人感觉身体沉重、困倦无力。

针对肠胃湿热,中医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、清热利湿。常用药物有:

1、茵陈五苓丸:能清利湿热,健脾除湿,有助于缓解腹胀等不适症状。

2、参苓白术散:具有健脾益气、利湿止泻的功效,适用于脾胃虚弱、湿热内蕴者。

3、复方黄连素片:燥湿止泻,行气止痛,可用于缓解由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。

此外,患者还应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暴饮暴食,适量运动,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。同时,配合中医理疗如针灸等,可清热利湿,改善肠胃湿热症状。若症状持续不减,应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

为你推荐

健康自测

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

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

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