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患病时不可以减肥,因为贫血本身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,如果再去强制性减肥,可能会出现加重病情的情况。可以在缺铁性贫血恢复以后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的方式进行减肥。
缺铁性贫血怎么减肥
缺铁性贫血一般是因为体内铁摄入不足、丢失过多等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。一般常见病因有女性月经期失血、痔疮、过度献血等都会导致体内铁丢失过多,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。患者主要会出现皮肤苍白、易疲倦、头晕眼花等,同时还会伴有指甲苍白、变平变薄等症状,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晕厥。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补充铁剂的药物,比如葡萄糖酸亚铁、硫酸亚铁等。
待病情恢复后可以进行适量的慢跑或游泳,这些运动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损伤,而且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,可以起到减脂的作用。还可以多吃些有利于减肥同时还补铁的食物,比如菠菜、动物内脏、木耳、黑豆等。一定要注意运动的强度,也不要节食,以免使病情复发。
平时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比如西红柿、黄瓜、橙子等,可以促进铁的吸收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
为你推荐
-
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?摄入铁的途径,就是从饮食中摄入铁,摄入铁就是吃的食物中是含铁的,比如瘦肉。实际上铁锈就是红的,血是红的也是因为里面有铁,凡是含有这种,比如吃的瘦肉、猪肝,都是含铁很丰富的,同时动物来源的铁比植物来源的铁要好吸收的多。所以还是建议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,或者已经出现缺铁性贫血,从这饮食的角度来出发。01:19
-
缺铁性贫血的原因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:第一,就是摄入不足,我们平时铁的摄取主要是靠食物里面,有些病人长期素食不吃肉,这样的话就会引起贫血。第二,虽然他也吃含铁的食物,但是他同时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,譬如讲喝茶、喝咖啡、喝牛奶,这样影响铁的吸收,长期下来就会引起缺铁。第三,就是铁丢失,我们吃的铁不少,但是铁都丢掉了。这个丢失丢铁主要是从两个方面,女同志主要是月经,每个月月经都会失血,她也会相应的丢失铁。所以临床上妇女发生缺铁性贫血,发生率特别高,几乎百分之七八十的女同志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铁。第二个丢失铁的地方就是消化道,消化道有时候有溃疡或者钩虫病,它会引起慢性的失血,这样的话长期下来就会引起缺铁。所以我们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时候,首先要查找原因,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缺铁,针对原因进行救治,这样效果就会比较有效,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。02:12
-
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病因,一般是急性失血以及吸收不良,或是摄入不足,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除了乏力,心悸等表现以外,常常可以有异食癖,吞咽困难,舌炎以及导致贫血的原发病的表现。诊断:第一,是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。第二,就是要有铁缺乏的证据,比如血清铁的下降,总铁结合力的升高,转铁蛋白饱和度的下降,血清铁蛋白的下降以及做骨髓时,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中可染色铁减少,这样可以诊断缺铁性贫血。语音时长 1:09”
-
贫血缺铁性贫血怎么补缺铁性贫血属于贫血当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,缺铁性贫血要补铁治疗,可以食物补铁,也可以药物补铁。食物补铁,就是指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,也就是指多吃瘦肉,血制品,动物肝脏等,而药物补铁,可以通过口服补铁,可以通过静脉补铁,口服补铁种类比较多,有硫酸亚铁,琥珀酸亚铁,多糖铁复合物等。在口服补铁的同时,可以予维生素C同服,这样可以增加铁的吸收量,从而增加补铁的疗效,而静脉补铁相对于食物补铁以及口服药物补铁来讲,补铁速度是比较快的,常用的药物是蔗糖铁注射液。以上方案仅供参考,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。语音时长 01:11”
-
缺铁性贫血怎么减肥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,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,所以缺铁性贫血可以进食富含铁元素的时候,如瘦肉鸭血,猪肝等,贫血严重时还需要补充铁剂。如果正在减肥期间,适当体育运动,可进食樱桃,红枣,瘦肉,鸭血等食物,不会影响减肥。
-
缺铁性贫血怎么食疗病情分析:缺铁性贫血患者应每天食用奶类及奶制品250~500克;大豆类及坚果60克;鱼、禽、蛋、肉类(含动物内脏)200~250克,其中鱼类、禽类、蛋类各50克,谷类、薯类及杂豆350~450克;蔬菜300~500克(绿叶蔬菜占2/3);水果200~400克;充分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。意见建议:缺铁性贫血病人除食疗外,要给予铁剂及中药治疗。
-
缺铁性贫血怎么减肥缺铁性贫血患者在减肥时,需要特别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,以确保在减肥的同时不损害身体健康。以下是一些建议:首先,要保证铁元素的充足摄入。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铁的食物,如瘦肉、禽类、鱼类、豆类等。同时,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,因此可以搭配富含
-
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血液系统疾病,很多种原因都可以引起,当我们体内的铁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的时候,便会引起供需失衡,使得体内的贮存铁耗尽,之后出现贫血。本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食物缺铁、孕妇消耗增大、胃肠道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以及慢性肝病、慢性炎症以及失血等。其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群,以婴幼儿、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