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,即乙型病毒性肝炎,主要通过检测一系列特定指标来诊断。这些关键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、乙肝病毒DNA以及肝功能相关指标如谷丙转氨酶(ALT)和谷草转氨酶(AST)。
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性指标。若血液中检测到HBsAg,通常意味着个体已被乙肝病毒感染。乙肝病毒DNA检测能够直接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,是判断病毒活跃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。肝功能检查中的谷丙转氨酶(ALT)和谷草转氨酶(AST)水平也是诊断乙肝的重要指标。当肝细胞受损时,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,导致其水平升高。
除了上述指标,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,如乏力、食欲减退、肝区疼痛等。
在治疗乙肝方面,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、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等。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,减轻肝脏损伤。
总结来说,乙肝的诊断依赖于多个指标的综合考量。一旦确诊,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,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。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以期早日康复。